包裝標簽是包裝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它通常附在產品或包裝上,向顧客介紹產品的名稱、出處和特色。古代商人早已發現了它的作用,并使用手工書寫的標記。進入18世紀后,隨著造紙機的發明和平版制版原理的應用,印刷標簽的產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后越來越多的廠商使用印刷標簽來吸引顧客,擴大銷售。如1793年,西歐一些國家開始在酒瓶上掛、貼標記和標簽。1817年英國藥商行業規定有毒物品的包裝要有便于識別的印刷標簽。當今世界許多著名品牌的標簽早在19世紀就已出現,如馬提尼酒瓶標簽出現于1848年,亨氏包裝標簽出現于1869年。
蘇州包裝設計——蘇州極地視覺設計
近代的商品包裝生產打破了古代純手工制作包裝的個性化,向標準化邁進,為現代包裝的批量化、智能化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兩次世界大戰中,軍火工業及軍需品的飛速發展和長途運輸的需要,促使世界上制定出第一個運輸包裝標準,從而開創了包裝標準化生產的新紀元。
④在近代包裝的發展時期,除了扣式蓋、皇冠蓋、塑料等重要發明之外,還出現了許多新包裝形式。如1800年出現的機制木箱。為了方便包裝的運輸,1810年英國發明的鍍錫金屬管(俗稱馬口鐵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便于食品保存。現今馬口鐵這種包裝形式已是-種極為常見的包裝。1879年,美國制造的機制壓模折疊紙盒,使包裝在運輸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占用空間,這種可拆裝的包裝方式適合市場銷售,一直被沿用至今。 而后還相繼出現了諸如冷凍食品包裝、機制紙袋與麻袋等多種包裝形式。
生活需要促進了包裝的發展
在包裝發展的歷程中,除了社會、經濟、科技的影響之外,人們生活的需要也促進了包裝的發展與進步。包裝,歸根結底是一-種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設計藝術,它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包裝浙漸從功能性向審美性發展。
從人類文明的蒙昧時代開始,原始人類就學會使用包裝來盛放日常物品。由于生活條件和物質資源的限制,原始時代的人類往往使用現成的植物、石器、竹器等物品當作包裝用具。在人類發展的早期一石器時代,社會的生產力十分低下,為了生存和繁衍,人類通常群居巢穴,靠雙手和簡陋的工具采集野果、捕魚、打獵維持生活。為了保存和運輸勞動得來的食物,他們用植物葉子、獸皮包裹或用藤條、植物纖維捆扎,有時候還利用貝殼、竹筒、葫蘆、獸角等盛裝。這些都是早期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直接利用、就地取材的真實寫照,是原始形態的包裝。原始形態的包裝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加工簡單、成本低廉,適用于短程、少量物資轉運。由于天然材料的不可取代性,使得部分原始包裝沿用至今
到了原始社會后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剩余產品的增多,交易活動日益頻繁,范圍也不斷擴大。因此,各種產品不僅需要就近盛裝、轉移,還需包裝、捆扎送往遠方的集市。這樣,僅靠那些石器時代使用的器具,已遠不能滿足需求。尤其是一些容易受損變質的產品,需要保護功能良好的包裝容器保證其遠距離運輸和交易的順利進行。這促使人們對天然材料進行更深入的加工,從而出現了各種人工包裝材料。其中,陶制材料的發明揭開了人造包裝材料的序幕。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盛放固體的竹筐、竹簍之外,盛放液體的包裝( 如酒具、飲水具等)也是極為常用的。一些利用原始材料制成的包裝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生活發展中人們對盛放特殊物品的需要,一些手 工藝人開始尋求新的包裝材料,于是陶器產生了。陶器的誕生,是原始人類造型觀念和藝術設計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在材料上,從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從黏土到陶器,并不像原始木器、石器、骨器一樣僅是通過加工技術來改變其外形,而是通過化學方法將一種物質改變成另一種物質的創造性活動;在意識上,原始陶器在造型、紋樣、色彩等方面都經歷了仿生、象形、寫實到抽象化的過程;在工藝上,從最初的捏塑手工泥條盤筑法到輪制法,使制作工藝日趨精巧。這些有力地證明了陶制包裝容器的產生是原始人類造型觀念和藝術設計能力的飛躍,是包裝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飛躍。縱觀人類早期的社會生活,發展較為成熟的當屬陶器。除了中國,陶器在非洲、歐洲、美洲都有所發現,西方陶器起源于東地中海地區,由此傳到意大利及歐洲各國。古代蘇美爾人十分擅長制作陶器,地中海地區希臘半島和克里特半島都曾經出土過不少造型精英的陶器。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漸漸掌握了青銅器的制作工藝,龐貝遺址中曾發掘出青銅器酒壺、水杯等容器。
極地視覺專注品牌logo/vi設計,蘇州包裝設計,蘇州海報招貼設計,是專業的蘇州標志設計公司,尤其是快消品品牌包裝設計,總監顧問全程參與,權威為您品牌保健護航,精研法律法規,讓您的蘇州logo設計,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以賣貨為最終目的的策劃設計公司。
|